五月天的《第二人生》里唱到:
期待一趟旅程 精彩万分 你却还在等
等到荒废青春 用尽体温 才开始悔恨
你在期待?还是在等?亦或者已经在悔恨了呢?
我的这次迪拜之旅纯属临时起意,朋友老早就在QQ空间说要去迪拜,有没有同行的。原本想着天天加班,而且还要写毕业论文,肯定没时间去吧,所以也一直都没有和朋友提。后来,论文顺利完成并送审,虽然工作上还是各种加班,但还是问了一下朋友有没有找到同行的人,朋友说还没,我就自告奋勇的与她同行了。但是,一直到出行前两天,我都每天加班到九十点才回家,所以攻略啥的就无从谈起了,所有一切都是朋友安排的。大概,这也是一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作为游客,我想给以后出游的同学一些建议:
- 能直飞的千万不要中转,就算中转也尽量选择港澳台或者境外的某个城市作为中转城市。
- “说走就走”的心态可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少些吧,毕竟精心准备后如约而至的旅行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生活!
- 女孩子还是不要订自助餐了,吃不回本啊!泪目…
- 如果订了亚特兰蒂斯的自助午餐,记得带泳衣,酒店门口的沙滩和海水超级赞的!
作为OTA行业的相关从业者,有些想要记录的:
- 国际机票下单时,证件有效期不是必填项,如果正常出行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当航班延误需要改签的时候,航空公司又会要求提供证件有效期。第三方OTA的填写要求为什么不与航空公司的保持一致呢?
- 供应商有很多很多,对于同一个产品也许也会有很多个供应商,而供应商的选择也许第一要素不是价格,而是安全
- 分销商也有很多很多,对于供应商而言,也许是希望分销商越多越好吧,不懂呢
- 分销商其实是离客户最近的,分销商的产品明细很重要,很多注意事项和当地风俗等客人会忽略的事情一定要说明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美美的照片也很重要,照片不够美的话也吸引不到客人。
- OTA其实就是服务业,所以服务很重要,只有把客人服务满意了,才能产生良性的口碑效益。而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人与机器或者人与网络的互动。
- 个人观察,出游群体中,中老年占多数。跟团游的主要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可能会比较喜欢三五好友一起私人订制,介于跟团和自由行之间吧;新婚小夫妻则更喜欢自由行,他们也许在家的时候订个机票订个酒店就出发了,至于玩什么,等到了目的地再订具体的景点门票或者项目费用啥的。而且,不管是中老年还是青年人,还是新婚小夫妻,我这次遇到的人(除了我自己)基本都是在实体旅行社订的出行方案,难怪2015年的时候OTA市场份额连30%都不到。
- 靠价格优势去获取客户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但仅靠服务去赢得用户又不那么现实,所以,个人觉得,对于中老年而言,重要的不是行程的丰富度,而是行程的舒适度;对于青年人和蜜月小夫妻而言,个性化的出行方案也许会更有吸引力,所以,目的地项目的丰富程度其实也蛮重要的。这就类似排列组合的组合数,当m相同的情况下,n越大,组合种类就越多。
嗯,差不多就这些吧,貌似每次出游都会有不同方式游记的写法,哈哈~~~
最后,真诚地对朋友提供的优惠、攻略以及旅行途中的各种帮助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
PS:我不是土豪,但是我可以去迪拜,你也可以!
这是广告,你千万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