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豆瓣统计看了一下自己2016的读书统计,截图如下:
在豆瓣做读书记录的时候都没有打标签,明年可以打下标签,这样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自己到底看了哪些方面的书,现在只好自己手动汇总一下吧。
绘本
《忘记亲一下》
《拥抱》
《微笑的鱼》
《如果我可以许一个愿望》
《我不是完美小孩》
《月亮忘记了》
《活了100万次的猫》
《生活三部曲:生活的样子》
《独生小孩》
《那年夏天四叶草》
大部分是几米的,小时候其实都没看过绘本,可是长大的我在看绘本的时候从来不会觉得幼稚,恰恰相反,每一本都觉得超好看,好看的不只是图画,还有那直击心灵的纯净的文字。又或许其实我根本就还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单纯,像孩子一样真诚。就算不是,那我也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就像《小王子》的作者在序言里说:
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我有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个大人是我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另有一个理由:这个大人什么都懂,即使写给孩子们看的书也懂。我还有第三个理由:这个大人住在法国,忍冻挨饿,他很需要有人安慰。要是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我就把这本书献给这个大人童年时代的他。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
对,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而且每一个绘本都有让人百读不厌的魔力,如果已为人父母的你,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如果你不想买,那你可以到同程旅游各大城市线下门店的儿童绘本馆读。(对,没错,这一句是硬广告,虽然没给我广告费QAQ)
专业相关
《图解HTTP》
《HTML5&CSS3权威指南》
《敏捷软件开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ython编程入门(第3版)》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NET单元测试艺术》
《代码重构》
《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与智能谈判技术》
《推荐系统实践》
《推荐系统》
专业相关书籍的阅读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自己基础不是特别好,也有进一步打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拓宽一下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今年只是看了两本Python相关的基础语法知识书,希望明年可以再巩固一下Python,可以用起来,哪怕就是写个Hello Word级别的Demo。另外就是可以看到会有一些推荐算法相关的书籍,为什么会看推荐算法呢?因为今年要写毕业论文,原本是打算研究推荐算法的,为此,还特地在公司内网发了帖子,想请教一下公司的算法工程师们是怎么应用推荐算法在公司网站上的,结果是回复我的都是灌水的,真正搞算法的没人回复我,泪目。加上自己看了几本书,从一个门外汉的角度大概了解了一些,发现我果然不是搞算法的料,还是老老实实搞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吧。
业务相关
《社群营销》
《给予者》
《产品型社群》
算又不算(业务相关),今年社群这个话题本来就挺火的,比如小米、逻辑思维,几乎每一本讲社群的书里面都会讲到这两个例子,有同好的人在一起,然后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这样转化率会比广撒网式的要高很多吧。
其他
《僧侣与哲学家》——没看完
《狄更斯讲英国》——没看完,中国史还没搞清楚呢,外国人那些名字真心记不住
《写给单身的你》——心理学就是那种无论你是哪种类型,你在任何类型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对于优点,继续保持;对于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既不算优点也不算缺点的特点,那就做你自己,无愧于心便好。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持续阅读中
《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朋友送的,去年的圣诞节礼物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鸡汤文,为了消磨时间可以看看。
《这本书》
《第二本书》
上面这两本书光看名字就很另类,的确也挺另类的,一堆看不懂的简笔画,一堆让人莫名伤感的文字。
《向着光亮那方》
《世界为何存在》
《独立日:日出之食》
《少年啊,前路漫漫》
《拜金》
《马雁诗集》
以上三本是记者团的学长送我的简书包,因为去年的年终总结分享,书包里共四本书,还有一本没看,感觉辜负了学长呀。
《月亮和六便士》——国庆回家,在路上堵了一天,把这本书看完了。
《从金字塔到迪拜》——算是去迪拜的攻略吧。
《痛并快乐着》——在迪拜之旅的去返程飞机上以及候机大厅里看完的
《读在大好时光》——其实不能算看过,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书的书,然而书里写的那些书我大部分没看过,所以看起来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不过作者本人的确很帅很暖很平易近人啊!
《等一朵花开》
《疑问集》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以上两本是聂鲁达的,通常都不太能够欣赏诗的我,却莫名其妙地似乎看懂了其中的一些,有些悲伤,却又给人正能量!
《仍然》——安妮宝贝的摄影集,无感
《不存在的骑士》
《分成两半的子爵》
上面两本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二,还有第三部《树上的男爵》没看,都是很有趣的小说,确都是在思考很深刻的哲学命题。
《日本味儿》——虽是介绍美食,但充满了浓浓的历史味。
《流浪集》——我想大概也许只有舒国志老师那样性格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文字。
《人性与灵魂》——大而空